基本信息
姓名:黄军同
性别:男
在岗性质:全职硕导
最高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毕业学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行政职务:校党委委员、系党支部书记、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所在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15579159469
电子邮箱:huangjt@nchu.edu.cn
研究方向
硕士: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01
材料与化工
085600
先进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技术
02
硕士: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0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0
航空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技术
02
硕士: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复合材料
05
硕士: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材料学
01
工作经历
(1) 2016-01至今,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教授;
(2) 2013-06至2015-12,英国Exeter大学,工程、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教育经历
(1) 2008-09至2013-0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
(2) 2009-12至2011-10,英国 Sheffield大学,工程材料系,留学基金委资助博士联合培养;
(3) 2006-09至2018-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4) 2002-09至2006-0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
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地区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重点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基金、上海航天科技基金、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曾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产学研项目、英国EPSRC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主要如下:
[1]纳米Ni催化的CNT/剥离GNP多元多尺度协同耦合强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起止年限:2023.01.01-2026.12.31,直接研究经费:54万,主持
[2] 电解水制氢高效催化电极涂层的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直接研究经费:120万,主持.
[3]质量轻、耐腐蚀、抗氧化、高散热效率的材料及散热结构技术研发,企业横向,起止时间:2021.01.01-2023.12.30,研究经费:54万,主持
[4] 剥离的***原位强韧化***/***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起止年限:2016.10.01-2018.09.30,12万,主持
[5] 剥离的石墨烯片原位强韧化****/***复合材料. 上海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起止年限:2018.01.01- 2019.12.30,10万,主持
[6] 纳米技术强化洁净钢冶炼用Sialon结合SiC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起止年限:2017.7.1-2020.12.31,20万,主持
[7] 催化氮化反应Sialon结合Al2O3-SiC复相材料.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起止年限:2018.01.01- 2020.12.30,项目批准号:GJJ170573,5万,主持
[8] 酚醛树脂/三辊差速剥离微纳石墨片及其在低碳MgO/Al2O3-C耐火材料中应用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起止年限:2018.1.1-2021.12.31,60万,主持
[9] 低温催化氮化反应Sialon(晶须)结合Al2O3-SiC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与耐高温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起止年限:2019.01.01-2022.12.31,41万,主持
[10] 三辊差速剥离的纳米石墨烯基新型超低碳耐高温材料的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起止年限:2021.01.01-2022.12.31,10万,主持
荣誉奖项
获批的人才称号及荣誉:
[1] 2018年10月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青年类);
[2] 2018年10月入选江西省高等学校“青年井冈学者”;
[3] 2016年04月入选湖北省人才计划“楚天学者”(层次:楚天学子)。
获得的教学和科研奖励:
[1] 2024年9月获得202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2]2022年6月获得2021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4);
[3] 2021年02月获得南昌航空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授组一等奖;
[4] 2019年09月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5] 2010年04月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6] 2007年获得北京市“第四届‘挑战杯’首都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排名第一)。
社会兼职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理事会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陶瓷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建筑材料领域委员会耐火材料技术委员会委员、第11届先进陶瓷国际研讨会(CICC-11)组委会委员及先进耐火材料分会场主席,担任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Rare Metals、Tungsten等期刊青年编委、《现代技术陶瓷》《耐火材料技术》《南昌航空大学·自然科学版》《碳素材料》等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库成员、多个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担任Corrossion Science、J. Adv. Ceram.、Composites Part B、Electrochimica Acta、J. Am. Ceram. Soc.、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十几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
备注
在Nano Energy、Appl. Catal. B-Envir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scal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lectrochimica Acta、Carbon、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Sci. Rep.、J. Mater. Chem. C、Cryst. Growth Des.、CrystEngComm、J. Am. Ceram. Soc.、J. Euro. Ceram. Soc.、Ceramic International、Rare Metals、稀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期刊上发表1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论文总引用7900余次,19篇为ESI高被引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40余项,授权27项。
注:团队研究生连续多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目前已毕业的研究生中,有多位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包括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录取到德国的大学、国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
热忱欢迎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学科背景的广大有志青年加入我的团队!团队将为你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和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