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钟伯文

性别:

在岗性质:全职博导

最高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博导

毕业学校: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

行政职务: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所在院校: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联系电话:18910565802

电子邮箱:zhongbowen@nchu.edu.cn

研究方向
硕士:
1. 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006 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 06
硕士:
2. 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006 机械工程(专) 085501 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 08
硕士:
3. 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006 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 08
博士:
4. 航空宇航学院 00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0 (博士)飞行器设计 11
工作经历


1988.05-1995.09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助教、讲师
1995.10-1997.9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大学,访问学者
2001.09-2010.11 英国华威大学、剑桥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历任研究助理、研究员
2010.12-2020.09 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商飞百人计划引进海外人才,历任总体论证研究部部长(8年,正处级)、数字仿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2年,正处级),兼任民用飞机设计数字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20.10-今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研究员(教授级),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飞行器设计与气动仿真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南昌航空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教育经历

1979.9 -1983.7 北京大学,力学系,理学学士
1985.10-1988.4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 工学硕士
1997.10-2001.8 英国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大学,航空学院, 博士




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空气动力学(包括亚、跨、超音速飞机、直升机、导弹、旋转机械等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重点研究大型客机的多段翼型、机翼、增升装置、机翼/机身/挂架/短舱复杂组合体的流动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气动噪声预测);
2. 多旋翼、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和载人飞行器的设计与研发(无人机和载人飞行器的设计研发,航迹规划、机器视觉、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及其在巡检、消防和应急搜救与救援eVTOL飞行器中的应用研究)
3. 湍流模拟方法研究(湍流大涡模拟、混合LES/RANS方法、高阶精度数值格式包括Riemann解、WENO和TVD格式)的应用等);
4.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在民机领域的应用研究(气动性能预测建模、湍流建模、试飞数据分析及参数辨识)。


主要科研项目:
拥有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华威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大学十五年的留学和科研经历,以及在中国商飞十年的飞机型号论证和民机预研工作的经验。共主持和参研过30余项国外和国内的科研项目,主要项目如下:
1. 江西省2022年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面向飞机设计和研制的大数据技术及其示范应用研究,2023-2026,项目负责人,(经费:100万元)
2. 洪都公司外协项目,垂直起降倾转涵道螺旋桨无人机”涵道桨叶特性验证”项目,2023-2024(项目经费: 358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机关键部件非定常分离流动混合RANS/LES类分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2023-2026,项目负责人,(经费:32万元)
4.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民用飞机设计与数字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低速翼面大迎角分离流混合RANS/LES数值模拟研究,2022-2023,(经费:10万元)
5. 江西省创新领军人才“双千”计划长期项目,民用飞机关键部件非定常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及湍流建模方法研究,2020-2024,项目负责人,(经费:200万元)
6. 工信部项目,远程宽体客机市场与概念方案前期论证项目,2012-2016,主要技术负责人,中方概念方案组组长
7. 科技部国家863计划项目,双通道大型客机概念方案虚拟仿真及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研究,2014-2018,项目首席专家,(经费:1000万)
8. 科技部项目,大数据驱动的航天航空装备创新研发与示范应用,2017-2019,课题负责人,(经费:138.5万元)
9.工信部项目,飞翼布局总体设计研究,2015-2018,课题负责人,(经费:120万)10. 欧盟第六框架联合攻关项目 (The Sixth Framework European Project), 先进直升机全机的气动实验数据库建立和计算验证研究, 2005.7.-2009.6.,(项目主要参加和完成者)(经费:24.6万欧元,总投资3百万欧元)
10. 英国国防贸易工业部 (DTI) 和罗斯莱斯 (Rolls-Royce) 公司资助项目, Turbine Casing Treatment Analysis and hybrid RANS/LES simulation for a U-Bend Flow, 2003-2004,(项目主要完成者) (经费:5万英镑)
11. 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基金会(EPSRC)资助项目,“大涡模拟和雷诺平均混合方法的内流计算:一种新的方法”(Computation of Internal Flows Using Zonal Large Eddy Simulation: A Novel Approach), 2001-2003,(项目主要完成者)。(经费:5.6万英镑)


主要学术贡献:
1.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中方概念方案组组长,组织完成了工信部“远程宽体客机市场与概念方案前期论证”项目,项目工作为型号立项和研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基础,获2018年度中国商飞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了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双通道大型客机概念方案虚拟仿真及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用于评估双通道大型客机概念方案综合性能的半物理飞行仿真评估平台,获2020年度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科技进步二等奖;
3. 负责承担清华大学牵头的科技部项目“大数据驱动的航天航空装备创新研发与应用示范”的专题研究,主持完成了包括时序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多种类型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一体化检索,实现了民机概念方案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及多学科优化设计示范应用;
4. 发展了一种新的大涡模拟(LES)和雷诺平均NS方程(RANS)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大涡模拟方法相比,使网格点只有其1/3的情况下,结果与LES的相接近,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
5. 开展了绕多段翼型、机翼增升装置系统、飞机全机的流动数值模拟研究。采用高阶精度的差分格式(WENO+HLLC)与隐式大涡模拟(ILES)、脱体涡模拟(DES)和非定常 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相结合,对翼型的失速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很好的模拟结果,对多段翼型的非定常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不仅获得了很精确的压力分布,而且对速度剖面,湍流雷诺应力都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6. 在对某飞机翼身组合体的翼稍小翼的设计计算中,对翼稍小翼的迎角、偏转角和后掠角进行了优化设计,使飞机翼身组合体的总阻力减小了3.5%, 总升阻比提高了3.4%;
7. 采用德国宇航研究院(DLR)与空客的 FLOWer程序,完成了对直升机机身及桨-身干扰的复杂流场计算,采用并加入了两种高阶精度的黎曼(Riemann)解数值方法,使激波捕作更准确,流场计算得到了改进;
8. 采用BILU隐式方法,对旋翼在悬停状态的流场计算与显式格式相比速度提高了一个量级。在英国多个做旋翼模拟研究的大学中,第一个发展出求解NS方程的旋翼计算程序。

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SCI 6篇,EI 12篇,主要如下: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rmochemical Non-equilibrium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n Atmospheric Reentry Vehicle,Physics of Fluid,Vol.34, Issue 12, 通讯作者;
2. Jet Mixing of Alternately Lobed Nozzles under Pumping Air Intake and Stamping Air Intake Conditions,2020,Vol.9, No.11,通讯作者;
3. 王瑞,钟伯文,陈张林,张春华,高精度格式对翼型失速脱体涡模拟的影响研究,计算力学学报(审稿中),2023;
4.付军泉,钟伯文,钟运琴,刘赟,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飞机气动参数辨识方法,空气动力学学报,2023;
5. 陈炜峰,俞志明,钟伯文,一种倾转涵道螺旋桨的综合设计方法,航空动力学报,2023;
6. 史泽奇,刘勇,钟伯文,汤崇辉, 声涡相互作用下翼型分离泡内流动动力学特征, 空气动力学学报, No.1,2022.
7. 邱辉壮,江善元,钟伯文, 中低空太阳能无人机高效螺旋桨设计方法,航空工程进展,Vol.13, No.4, 2022
8. 范周伟,余雄庆,王朝, 钟伯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客机总体主要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航空学报, 2021(01):1-10.
9. 张益曼,钟伯文,第二十三章,飞机协同优化大数据设计平台,《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10. 张益曼,钟伯文,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民机预研与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民机技术动态,Vol.X,No.1,2020.
11. 蒋瑾,钟伯文,翼身融合布局飞机总体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航空学报,Vol.37, No.1, 2016.
12. 张帅,夏明,钟伯文,民用飞机气动布局发展演变及其技术影响因素,航空学报, Vol.37, No.1, 2016.
13. 夏明,钟伯文,李栋,细长旋成体背风面非对称流场的DES模拟,航空计算技术,No.6, 2012
14. A.F. Antoniadis, D. Drikakis, B. Zhong, G. Barakos, etc., Assessment of CFD methods against experimental flow measurements for helicopter flows,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 (1) 86-100. 2012
15. B. Zhong, X. Wang, D. Drikakis, S. Guo, Turbulent Flow Simulations For Tip Vortices Of Subsonic/Transonic Wings With Or Without Winglets, 3rd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Aerospace Sciences (EUCASS), Versailles, France, 6-9 July 2009,
16. B. Zhong, F. Scheurich, V. Titarev, D. Drikakis, Turbulent Flow Simulations Around a Multi- Element Airfoil Using URANS, DES, and ILES Approaches, The 19th AIA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nference, AIAA paper 2009-3799, San Antonio, Texas, 22–25 June, 2009
17. B. Zhong, S.T. Shaw and N. Qin, “BILU Implicit Multiblock Euler/Navier-Stokes Simulation for Rotor Tip Vortex and Wake Conv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Vol. 55, page 509-536, 2007.
18. B. Zhong, P.G. Tucker, “LES and Hybrid LES/RANS Simulations for Conjugate Heat Transfer over a Matrix of Cubes”, The 43rd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 AIAA Paper 2005-0465, Reno, USA, 2005.
19. B. Zhong, P.G. Tucker, “k-l Based Hybrid LES/RANS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eat Transfer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Vol. 46, No.10, 2004.
20. B. Zhong, N. Qin, “Non-initial Multiblock Navier-Stokes Calculations for Hovering Rotor Flowfields Using Relative Velocity Approach”, The Aeronautical Journal, Vol.105, No.1049, 2001。
21. N. Qin, D. Ludlow, B. Zhong, S.T. Shaw, T. Birch, “Multigrid Acceleration of a Preconditioned GMRES Implicit PNS Solver”, AIAA Paper 99-0779, 37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 Reno, January, 1999
22. B. Zhong, Z. Qiao,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ransonic Airfoils”, ICAS-94-2.1.1, 19th ICAS/AIAA Aircraft System Conference, Anaheim, California, U.S.A.,1994
23. 乔志德,钟伯文, 吉州,低噪声对转螺旋桨的翼型-螺旋桨一体化设计方法.,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Vol.15, No.1, 1997.
24. 钟伯文,杜棣荣,血液入口段两相流动的层流NS方程数值模拟,应用力学学报, Vol.13, No.1, pp.36-41, 1996
25. 钟伯文,乔志德,跨音速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空气动力学学报, Vol. 12, No.2, 1994.    



荣誉奖项

1. 2020年作为首席专家负责的科技部项目“双通道大型客机概念方案虚拟仿真及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研究”,获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 2018年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的工信部项目“远程宽体客机市场与概念方案前期论证”,获中国商飞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3. 2018年获中国商飞公司突出贡献奖;
4. 2013年获中国商飞公司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5. 2012年获中国商飞北研中心主任特别奖金奖;
6. 2011年获中国商飞北研中心优秀部门负责人奖;
7. 1995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8. 参加“先进技术翼型与自然层流翼型研究”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9. 参加“自然层流翼型课题”获1990年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位)。





社会兼职

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美国航空宇航学会(AIAA)会员。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