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曾悦
性别:女
在岗性质:全职硕导
最高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毕业学校:北京大学
行政职务:无
所在院校:外国语学院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zengyueaile@163.com
2015.10-2017.6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
2021.7-2024.11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
2024.11至今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
2017.9-2021.7 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
2019.10-2020.7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学
2012.9-2015.7 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
2013.10-2014.7 受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项目/DAAD资助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学习
2008.9-2012.7 中国海洋大学德语专业学士
1.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书院史(德文版)”(21WJKB002)
2. 202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克莱斯特德意志民族思想研究”(WGW21204)
3. 2022年南昌航空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德国文学2”(SZ2234)
4. 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德语文学课程建设研究”(JY21043)
5. 南昌航空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德意志文人论民族(1784—1857)”(EA202105238)
1. 论文《新文科视域下理工类高校科技德语课程建设路径探究》获江西省外语学会2023年度优秀论文(著)一等奖;
2. 论文《基于OBE理念的德语文学课程建设路径研究》获江西省外语学会2023年度优秀论文(著)一等奖;
3. 论文《德意志自由的第一缕气息——克莱斯特<日耳曼尼亚>中的民族与战争观初探》获江西省外语学会2021年度优秀论文(著)一等奖。
专著及译著:
1. 译著《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4年7月,41.5万字。
2. 专著《德意志的世界,世界的德意志——启蒙至浪漫时期德意志文人民族思想研究》,九州出版社,2022年8月,26万字。
3. 译著《古埃及史》,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1月,9万字。
4. 译著《希腊史:从开端至希腊化时代》,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7月,7.7万字。
论文:
1. 《<米夏埃尔·科尔哈斯>中的历史书写与勃兰登堡—普鲁士早期建国神话》,《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年第4期,2024.12。
2. 《欧洲难民潮背景下文学经典的现代演绎——评电影<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传媒与艺术研究》2024年第3辑,2025.1。
3. 《新文科视域下理工类高校科技德语课程建设路径探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023.6。
4. 《基于OBE理念的德语文学课程建设路径研究》,《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5期,2023.5;
5.《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德语文学教学实践》,《文学教育(下)》2023年第5期,2023.5;
6. 《“德意志自由的第一缕气息”——克莱斯特<日耳曼尼亚>中的民族与战争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第64-75+100页。
7.《构建德意志新文学:析赫尔德<论德意志风格与艺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49-58页(人大复印资料)。
8. 《<浮士德>“水”“火”意象的文化探究及歌德的自然观》,《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年第3期,第60-67页。
9. 《歌德晚年的“世界文学”之路》,《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75-82页。
10. 《 <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中的“世纪末”情绪及危机意识》,《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94-99页。
11. 《无奈的亲情——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妹妹”形象的分析》,《安徽文学》2017年第12期,第33-36页。
12. “Goethes Konzept der Weltliteratur in Bezug auf chinesische Literatur”, in Harvest, 2017, Heft 5, S. 71-91.
13. 《植物与诗的对话——试析歌德整体性自然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5-10页。
14. 译文《融入是否成功?——二战后德国及奥地利境内的东欧、中东欧及东南欧的德裔难民和被驱逐者》,《北大德国研究》第七卷,2018年4月,第85-95页。
15. 译文《文学中的案件与政治合法性——克莱斯特与霍夫曼作品中的法律与民族身份的建构》,《北大德国研究》第六卷,2017年1月,第125-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