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刚
个人主页:
杨成刚:博士,教授。199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系铸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铝合金凝固组织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完成与航空企业合作项目3项,其中参与项目“飞行器轻合金构件低变形连接的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应用”经江西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指导研究生郑强的硕士论文获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2篇,EI检索二十余篇。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发表和申请项目相关的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篇,EI论文5篇,申请国家专利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
(1)活性剂开发及A-TIG焊技术研究
和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及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展开合作,共同申报江苏省双创团队计划“外国院士类”项目,该项目负责人为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所长、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三名核心成员为杨成刚、黄永德、龚烨飞。在乌克兰焊接专家的指导下,开发了适合碳钢、不锈钢及钛合金的活性剂,并在5家企业得到应用,使企业焊接生产效率提高1倍以上。
(2)铝铜合金熔焊焊接材料开发及接头组织细化研究
目前国内外铝铜合金熔焊接头性能较差,接头强度仅为母材强度的50%左右,且接头易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针对铝铜合金焊接性较差这一情况,开发了一种高强、低热裂铝铜合金焊丝,并对2219、2519及2A12等铝铜合金进行MIG和TIG焊,使铝铜合金熔焊接头强度提高到母材70%。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和江西省教育厅计划项目的支持。
(3)铝合金细化剂的开发及细化机制分析
在纯铝和铝合金中加入自行研制的细化剂,晶粒组织细化效果优于现有的Al-Ti-B细化剂,且合金经过四次重熔或长时间保温,细化剂依然具有良好的晶粒细化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教育厅计划项目的支持。
(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开发
研制了适合2-20mm铝合金的搅拌头,对搅拌摩擦焊铝合金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接头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江西省教育厅计划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的支持。
(5)航空铝铜合金电弧增材专用焊丝的开发
国内外易于打印的铝合金都主要集中在Al-Si合金系中,目前铝铜合金增材专用材料主要为ER2319、205A焊丝或粉末,但沉积态铝铜合金性能较低,即使采用激光、电子束等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仅为沉积态铝铜合金抗拉强度290MPa左右。针对此情况。开展了航空铝铜合金电弧增材探索性研究,开发了四种铝铜合金增材制造专用焊丝,并进行了2A12铝铜合金电弧增材工艺试验,沉积态铝铜合金强度已达到320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