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曾吉勇
性别:男
在岗性质:兼职硕导
最高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级高工
毕业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行政职务: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所在院校: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13970820725
电子邮箱:653929114@qq.com
1992年4月获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光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光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6年6月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光学工程博士后研究,师从光学工程泰斗金国藩院士。 曾为桂林空军学院副教授,历任桂林空军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曾被确定为空军首届高层次人才。历任上海凤凰光学研发总监、总经理助理;广州保胜光学副总经理;现任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光学事业部总经理。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36)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中外合资高科技公司,在江西省南昌、万年、重庆拥有四个产业园区,占地700余亩,重点发展光学镜头及影像模组、触控显示器件等新型光学光电子产业,布局和培育集成电路模拟芯片产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慧家庭,已具备年产高清广角镜头及手机镜头1.0亿颗、触摸屏6000万片、显示模组8000万片、触摸显示一体化8000万片的生产能力。公司是江西省电子信息重点企业和南昌市重点企业,南昌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专利运营试点制造业企业。公司秉承“联合共赢、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和“品质为基、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努力将公司建设成规模超百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一流的光学光电子研发制造企业。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包括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和新产品研发计划。 1992年4月获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光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光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6年6月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光学工程博士后研究,师从光学工程泰斗金国藩院士。 曾为桂林空军学院副教授,历任桂林空军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曾被确定为空军首届高层次人才。历任上海凤凰光学研发总监、总经理助理;广州保胜光学副总经理;现任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光学事业部总经理。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1. 在国内开拓性地完成了折反射光学全景成像和双目视觉立体成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获取了半球视场空间的场景三维信息,实现了全景立体成像。 2. 将中国传统的薄透镜系统初级像差PWC表示推广到了折衍混合光学系统中,形成了一套与我国传统光学设计体系相衔接的折衍混合光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成像系统设计中。 3. 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超高密度超快速光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基础研究”研究和设计了二类体全息存储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4.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刊物《Applied Optics》、《Optical Engineering》各发表论文1篇、在国内权威刊物《光学学报》发表论文6篇,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被SCI收入2篇,被Ei收入11篇。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近7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9项。 5.主导或参与完成了江西省新产品项目验收16项,涵盖手机镜头、极限运动型摄像头、警用执法仪镜头、无人机镜头和影像模组、车载镜头、全景摄像镜头和影像模组等领域。其中“BD083型170°广角镜头” 获得2011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LM501手机拍照镜头” 获得2012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LA008极限运动型摄像镜头” 获得2014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2015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2016年度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LA066全景相机镜头”和“LD002无人机影像模组” 分别获得2017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和二等奖。目前主持在研项目: 摄像模组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中国制造2025专项),国家工信部,2017-2019,1500万 3D智能高清摄像头模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江西省工信厅,2018-2021,2100万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南昌市科协,2018-2020,1200万 光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市科技局,2018-2020,800万 摄像模组产品产业化,南昌市科技局,2018-2019,600万 6. 提出了运动型摄像镜头研究开发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组织者,成功开发了系列高解像力、超广角、小畸变的运动型摄像镜头 。“LA008极限运动型摄像镜头” 因创新性、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树立联创电子运动相机镜头行业标杆,获得2015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2016年度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其中“BD083型170°广角镜头” 获得2011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LM501手机拍照镜头” 获得2012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LA008极限运动型摄像镜头” 获得2014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2015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2016年度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LA066全景相机镜头”和“LD002无人机影像模组” 分别获得2017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和二等奖。
江西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
1. 在国内开拓性地完成了折反射光学全景成像和双目视觉立体成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获取了半球视场空间的场景三维信息,实现了全景立体成像。 2. 将中国传统的薄透镜系统初级像差PWC表示推广到了折衍混合光学系统中,形成了一套与我国传统光学设计体系相衔接的折衍混合光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成像系统设计中。 3. 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超高密度超快速光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基础研究”研究和设计了二类体全息存储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4.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刊物《Applied Optics》、《Optical Engineering》各发表论文1篇、在国内权威刊物《光学学报》发表论文6篇,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被SCI收入2篇,被Ei收入11篇。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近7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9项。 5.主导或参与完成了江西省新产品项目验收16项,涵盖手机镜头、极限运动型摄像头、警用执法仪镜头、无人机镜头和影像模组、车载镜头、全景摄像镜头和影像模组等领域。其中“BD083型170°广角镜头” 获得2011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LM501手机拍照镜头” 获得2012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LA008极限运动型摄像镜头” 获得2014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2015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2016年度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LA066全景相机镜头”和“LD002无人机影像模组” 分别获得2017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和二等奖。目前主持在研项目: 摄像模组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中国制造2025专项),国家工信部,2017-2019,1500万 3D智能高清摄像头模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江西省工信厅,2018-2021,2100万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南昌市科协,2018-2020,1200万 光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市科技局,2018-2020,800万 摄像模组产品产业化,南昌市科技局,2018-2019,600万 6. 提出了运动型摄像镜头研究开发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组织者,成功开发了系列高解像力、超广角、小畸变的运动型摄像镜头 。“LA008极限运动型摄像镜头” 因创新性、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树立联创电子运动相机镜头行业标杆,获得2015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2016年度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